作为江夏区王女士(化名)的第二个孩子,壮壮在妈妈腹中仅待了35周+6天便提前降临。养育过程中,王女士渐渐发现孩子的异常:抬头不稳,小手紧握成拳,对声音反应较迟钝,手脚活动时僵硬感明显,哭闹时更甚。经三甲医院诊断,壮壮被确诊为“早产儿;发育迟滞;五迟五硬病(肝强脾弱型)”。
经朋友推荐,王女士带着壮壮来到江夏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。主治医师吴兵为孩子检查时发现,壮壮的运动发育落后问题突出:俯卧位、竖立位均无法抬头,双手紧握拳且拇指内收明显,双手居中能力差,不会伸手抓物;原始反射延迟消失,四肢肌张力偏高,舌体瘦小、舌苔白腻,指纹沉滞。
针对壮壮的发育迟滞情况,吴兵主治医师量身定制了针对性的干预方案,采用“早期干预五觉综合疗法”:通过婴幼儿捏脊法、关节松动手法进行触觉刺激;水中运动即“水疗”带来温度觉刺激;竖头训练、巴氏球上头控等法强化平衡觉;再用压膝整足法提升本体觉;配合音乐疗法进行听觉刺激,同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抚触。
在江夏区妇幼保健院6次专业干预与家长坚持家庭抚触的双重努力下,7月23日的复诊传来好消息:壮壮眼神专注,追物灵活,对声音反应良好;俯卧位抬头接近90°,稳定时长超30秒;竖立位抬头约70°,最长可持续25秒;在引导下能完成“俯卧位到仰卧位”的翻身动作。上肢肌张力降至1+级(MAS分级),下肢肌张力1-级,踝阵挛未引出,Vojta姿势检查无异常运动。吴兵主治医师叮嘱家长,需继续坚持“早期干预+家庭训练”,并定期带孩子随访。
在此,吴兵主治医师特别温馨提醒广大居民:针对患有发育落后、脑瘫、运动障碍、发语延迟或言语障碍、孤独症(自闭症)、学习困难或智力低下、脊柱侧弯等病症的儿童,江夏妇幼儿童康复中心目前可提供专业的“医院—家庭—社区”三位一体、“医教结合”康复训练,同时还有多项惠民补助政策助力孩子康复。
来源:江夏区妇幼保健院
编辑:殷地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