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日报记者欧阳崧 张奔设 通讯员王夫之 刘龙腾
江夏中央大公园风景如画 王运良 摄
时代赋予重任,奋斗创造未来。江夏区经过多年砥砺奋进,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。一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江夏区坚持稳中求进,经济实力不断增强。同时,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,统筹推进城建项目,城市功能全面提升,市民更有安全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2019年,江夏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乡村振兴扎实推进。加快绿色发展步伐,严格控制污染总量,保护治理并重,生态文明有效提升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养老、教育、医疗等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绩。2019年,江夏区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,有效提升政府效能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
回顾2019年,江夏区抢抓机遇,改革创新,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。站在新起点,未来发展蓝图正在徐徐铺展。
2020年,江夏区将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深入实施“生态立区、工业兴区、创新强区”发展战略,运用“四水养鱼”和“十抓十不放”经济工作方法,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,全面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2020年,江夏区将继续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,锐意进取、开拓竞进,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加快建成独立成市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。
2019年
锐意进取 迈入武汉“千亿俱乐部”
经济发展量质并进
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亿元,增长8%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,增长13%
工业投资270亿元,增长13%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.4亿元,增长9%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02元,增长9%
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2元,增长10%
飞游科技、马钢加工基地等6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
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1个
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50亿元,总额居新城区第一
实施60个重大技改项目
30家企业获专项资金补助2535万元
全年减税降费18亿元
撬动社会资本42亿元,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
为75家中小企业融资28.6亿元
全区金融机构达21家,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
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30亿元,增长13%
华为城市云中心与区内20家企业完成“上云”合作
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2家,80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
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、达148家
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%
新引进中外院士5人、各类高层次人才47人
留汉大学毕业生1.3万人,连续三年居新城区第一
城市功能全面升级
统筹推进192个城建重点项目,完成投资65.2亿元
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、2号线南延线相继开通
完成和平通道下穿铁路、通用南延线及G107国道主线、金口大道、龙床矶万吨水厂扩建等工程
南四环线即将通车,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投用
龚家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,天然气管网延伸、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加快推进
提速建设江夏客厅、齐心新城,中央大公园正式开园
熊廷弼公园改造项目完工,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即将对外开放
建成纸坊城区微循环道路8条,新增公交站点62个、停车位1159个、充电桩8080个
文化路智能停车库项目加快推进
南部公交一体化改造正式启动
完成20条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、67条基础线路
5处场站提质改造及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
新改建城乡公厕302座,开放社会公共机构厕所30家,改造农户厕所2.2万户
动员全区2万名志愿者参与军运会服务保障,城区文明指数居新城区前列
乡村振兴扎实推进
发放涉农贷款21.1亿元,新建高标准农田12.5万亩
综合农机化水平达72%
完成农业增加值98.6亿元,增长3.4%
整合涉农资金15.7亿元,完成228个行政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
乡村振兴示范带与农业大公园、江南水乡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融合推进
鲁湖水乡特色小镇、安山回龙湾田园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
建成美丽乡村30个,投资5578万元支持特色村镇建设
提档改造通村通湾公路30.8公里
新增“三乡工程”拓面提质行政村95个,打造环境治理示范村湾30个
新建农村文化舞台20个,举办农民丰收节、采莲节等各类文化活动300余场
生态底色擦得更亮
长江两岸绿化造林911亩
恢复和保护耕地面积1549亩
投资18.9亿元,实施34个“四水共治”项目,投资进度全市新城区第一
统筹推进全区22个湖泊、36条河流治理工作
关、改、搬、转沿江化工企业9家,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37家
全年治理和生态修复矿区面积4228.4亩,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
民生保障持续发力
安排103.5亿元民生保障领域,增长8%,新增就业1.3万人
推进社保扩面提质,净增扩面9505人次
续保8.5万人次,参保率99%
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
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个、养老服务点28个
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率达100%
新改扩建幼儿园8所,黄家湖中学、黄家湖小学项目基本完工
汤逊湖小学等5所学校启动建设,可新增中小学学位4000个
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投入运行
湖泗卫生院整体迁建项目基本完工
区中医院、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
化解积案113件
2020年
开拓创新 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
●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
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
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%以上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%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%
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
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
●更高起点推动工业兴区
力争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2000亿元
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%
技改投入增长9%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
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新增供地500亩
新签约大健康产业项目资金200亿元以上
促进绿色装配建筑及新型建材产业发展
依托腾讯、华为、阿里等企业,加快发展数字经济、共享经济
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%以上
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%以上
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以上
加快打造一批总部楼、亿元楼、特色楼,加快壮大楼宇经济
创新推进军运赛后利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
加快永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,促进产业和消费“双升级”
积极发展“夜色经济”“网红经济”,提升现有商圈活力
●更硬举措释放创新动能
着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,加快形成“科创企业森林”
培育行业“隐形冠军”5家、科技“小巨人”15家
培育瞪羚企业和融合示范企业40家
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
新建和培育市级以上众创空间、加速器、孵化器5家
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
提升“拿地就开工”和“四办”改革成效
健全“民呼我应”平台体系和工作机制
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
力争引进40名高层次人才
留下1万名以上大学毕业生
●更优生态畅享绿色福利
启动清水入江三期项目建设
抓紧实施汤逊湖生态固稳项目
建设江夏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点项目
完成梁子湖10条入湖港渠综合治理任务
完成“七湖两港”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
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
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增长15%以上
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%以上
秸秆综合利用率95%以上,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
新增绿地6000亩以上,规划建设纸坊城市森林公园
新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、5个省级绿色乡村
●更强力度优化城市品质
提速建设黄家湖地铁小镇、齐心商务区、郑店新城、金口新城等重点区块
深入实施旧城改造,完成征拆180万方
投资90亿元,统筹实施180个城建项目
完成G107国道等一批重点工程
加快推进纸贺线提档升级、S101新南环线等“十大交通工程”
启动4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建设,农村电网改造升级
完善天然气、信息网络等设施
健全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
推进停车位智能化改造
完成南部街道公交一体化改造
●更实抓手促进乡村振兴
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%以上
新增“两品一标”认证10个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
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45亿元、农业增加值增长3%以上
加快智慧生态旅游城、湖泗古窑址群等项目建设
创建锦绣梁湖生态旅游区和A级景区村庄
打造107国道、梁湖大道、天子山大道3个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
新增“三乡工程”行政村70个,吸纳投资15亿元
实现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增长20%以上
加快推进10个美丽乡村建设,新建通湾公路50公里
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%以上
●更多投入提升幸福指数
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
实现再就业1800人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
落实全民参保计划,净增社保扩面6000人次
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(站)8家
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(服务点)12个,启动2-3处托幼机构建设
提速建设花山小学、汤逊湖中学等11个续建项目
加快推进保利军运城二期幼儿园等新改扩建项目
加快引进培养一批特级教师、教学名师
高标准完成创卫复审工作 提档升级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
新建智慧平安小区30个
【编辑 胡之皓】